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今日正式面世!

学术之路 2021-09-17

之前报道:《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顶替上大学刑事处罚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罗沙、刘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2日分组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审稿,与会人员围绕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顶替上大学刑事处罚、特殊职责人员性侵等问题展开讨论。

针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草案三审稿再次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明确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是在特定情形下、采取特殊措施、经特定程序所作的个别下调。”张勇委员说,草案同时规定,未成年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上仍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从两方面入手,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陈斯喜委员表示,草案三审稿的修改完善是值得肯定的。他同时坚持建议,要采取“恶意补足年龄”的办法来解决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恶意补足年龄”原则源于英美法系。根据这个原则,处于一定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被推定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如果有证据证明这个未成年人在行为实施时具有恶意,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则应当对其实施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草案规定的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犯罪,孙其信委员提出,要保护被冒名顶替的人的受教育权等权利,也要明确冒名顶替的人获得的学历和学位是否有效的问题。

“刑法可能不涉及对学历学位有效性的处置,但后续与其他教育相关法律的衔接十分重要,建议在今后的相关法律条例中明确规定。”孙其信说。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谭琳提出,草案增加了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性侵犯罪的规定,但规定的刑期还不足以震慑犯罪。她同时建议将“猥亵不满10周岁的幼儿”纳入猥亵儿童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更有力保护低龄幼儿。

分组审议时,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审稿已经比较成熟,建议进一步完善后提请本次会议表决通过。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入三审

进一步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

来源:人民日报 

12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此次为第三次审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对草案作了说明。

周光权说,草案二审稿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本款规定限于致人死亡的情形,对使用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三审稿修改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根据当前实践需要,与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衔接,有必要对刑法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三审稿建议对刑法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有关规定作出修改完善一是适当提高五个犯罪的刑罚,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二是根据实践需要,与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衔接,增加侵犯服务商标犯罪规定,完善侵犯著作权罪中作品种类、侵权情形、有关表演者权等邻接权的规定。三是完善有关犯罪门槛规定,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定罪量刑的标准修改为违法所得数额加情节。此外,还对二审稿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增加单位实施商业间谍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

针对社会关注的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上学等问题,草案二审稿增加了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犯罪。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组织、指使或者帮助实施冒名顶替的行为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和从严惩处。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记者 王比学)

刑法修正案草案再次调整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罗沙、刘硕)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审稿22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三审稿进一步完善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今年10月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悉,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本款规定限于致人死亡的情形,对使用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草案三审稿作出调整,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的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犯罪,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组织、指使或者帮助实施冒名顶替的行为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和从严惩处。草案三审稿对此增加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对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有关规定作出修改完善,适当提高5个犯罪的刑罚,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与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商标法等衔接,增加侵犯服务商标犯罪规定,完善侵犯著作权罪中作品种类、侵权情形、有关表演者权等邻接权的规定;完善有关犯罪门槛规定,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定罪量刑的标准修改为违法所得数额加情节。

完善最低刑责年龄规定

法工委发言人:未成年人以残忍手段

致人重伤残疾可追究刑责

来源:中国人大网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周誉东 徐航12月21日北京报道: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将继续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在记者会上通报了该草案的具体情况。

据了解,2020年6月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2020年10月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已经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随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岳仲明介绍,主要意见一是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除致人死亡的情形外,建议增加致人重伤的规定。二是建议在立法上,对人工驯养的动物与野生动物区别对待。三是建议完善对冒名顶替行为的惩治。

岳仲明表示,根据有关方面意见,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修改完善了有关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及相关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

岳仲明透露,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实施性侵害犯罪作出了规定。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从业禁止作了专门规定,对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处禁止从事相关职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此外,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判处缓刑等,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同时宣告禁止令,在刑罚执行期间禁止犯罪分子从事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工作、活动,禁止其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场所。因此,对有特殊职责的人实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罪犯可以依照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从业禁止。当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执行,健全从业禁止信息获知、审查和执行等相关具体制度,切实防止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再次从事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工作、活动。

历程

2020年6月28日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草案拟从六方面对刑法进行修改完善,共修改补充30条。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主要涉及六方面内容:一是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预防惩治;二是完善惩治食品药品犯罪规定;三是完善破坏金融秩序犯罪规定;四是加强企业产权刑法保护;五是强化公共卫生刑事法治保障;六是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污染环境罪的惩处力度等其他修改完善。
 
2020年7月3日至2020年8月16日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0年10月13日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草案二次审议稿还做了其他多处主要修改,包括进一步完善金融犯罪规定,对刑法有关洗钱、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单位集资诈骗等规定作出修改补充;修改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规定,包括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两个方面;修改补充了冒名顶替、有关兴奋剂违规等方面的犯罪规定等。
 
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1月19日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0年12月22日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完善刑法有关侵犯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犯罪规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冒名顶替犯罪规定,加大惩治污染环境犯罪等。

农民工获赔180万元支付90万元律师费合理吗?

第二届“长江竞争论坛”暨武汉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2020年年会议程

《公司法》修改巡回论坛第十二场:公司解散、清算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公司法》修改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民法基础理论与民法哲学论坛”的通知

2020、2021年全省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有什么规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选题、立项汇编(2017-2020年度)

《航空法评论》(第8辑)目录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第19卷) 录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11月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运河杯”法治新闻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第一届“证据法学论坛”研讨会征文启事

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基地研究项目招标公告

第二届国际私法案例研究论坛会议议程

安徽省关于2020年拟申报设置本科学校的公示,合肥大学来了

最高检、国铁集团联合发布铁路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搬迁公告

80后的她拟任县(市、区)人民法院院长

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基地研究项目招标公告

国家检察官学院2021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医学法律与伦理研究团队2021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服务中心2021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法务专员岗位招聘启事

山东理工大学2021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长期招聘岗位)
全国政协办公厅直属事业单位2021年度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公告
检察日报社2021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2021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凤家惠老师讣告

讣告:陈燕律师逝世,年仅41岁!

黑龙江法院系统人事最新变动,涉及几十人!

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获奖名单
南开大学设千万基金助人文社科发展
2020年度(第五届)中国文化娱乐法治优秀论文评选截稿日期延期
“政治:中国与世界”论坛第三届年会暨“人民:概念与历史”学术研讨会
“反垄断专题”紧急征稿启事
“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第十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最高法院决定废止116件、通过14件、修改111件民商事司法解释
两高两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的指导意见》
官宣!这一内容将纳入高校“双一流”建设考察范围

全国首例同性伴侣争夺抚养权案宣判!

关于研究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征文活动的公示

“禁赛8年”被撤销了!孙杨案将重审

这所985大学,打破导师终身制

教育部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1所政法学院!

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名单(76人)

中国国际私法典(学会建议稿)编纂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正式上线:张明楷、罗翔、张新宝、黎宏、申卫星等大咖演讲视频你看了吗?

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换届大会上线会议举办
张新宝:法学文章的“五有”之论——在第一届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执行法与破产法论丛》创刊征稿
《法学》2020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第八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比较法研究》2020年总目录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3卷)目录
《能源与资源法治研究》(第1辑)目录
考研生少了45万?权威数字公布,这些学生超幸福!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拟立项项目公示
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年度报告(2019年)》 司法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全国仲裁工作情况
依法惩治恶意欠薪!最高检发布6起典型案例
中共福建省委续聘12名法律顾问
陈志军: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三元模式的形成与适用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20年度项目立项名单
《新文科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遴选“1+3”辅导员的通知
安徽包公研究中心专职秘书岗位招聘公告,最后一天报名!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招聘启事:月工资4000,有年终奖金

你拖后腿没有?

西南政法大学2020年教师系列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2021年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招聘启事

扬州大学法学院2021年人才招聘信息

四川省法学会关于第二届“四川省十大中青年法学专家”复评结果公示公告
《智权》第五期征稿启事:最长审稿期限为20日,来稿必复!
黄文艺教授拟担任《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
关于征集“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实践”论文的通知
“国家治理与地方税体系建设”研讨会征文启事
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通知

赶快扫码加入吧,不错的兼职机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